原創生活

國內 商業 滾動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貨金融

科技 行業 房產

銀行 公司 消費

生活滾動

保險 海外 觀察

財經 生活 期貨

當前位置:銀行 >

《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爐 萬億藍海搶奪戰開啟

文章來源:金融界  發布時間: 2022-11-22 08:36:35  責任編輯:cfenews.com
+|-

《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經過征求意見后最終稿于今日出爐。《暫行辦法》明確了銀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范圍,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個人養老金產品提出具體要求,規定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類型等。

此外,銀保監會還公布了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入圍。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正式稿的發布將進一步加快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的落地。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個人養老金業務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需要起好步,不斷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做好產品設計、風險管理、銷售宣傳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加快內部系統建設等。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今日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截至2022年11月18日)》顯示,有16家銀行入選,包括6家大行、8家股份行和2家城商行。

23家銀行、11家理財公司拿到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通行證”

在此前發布《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時,銀保監會曾表示將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等因素,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那么,開辦機構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銀保監會今日披露的文件指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一級資本凈額超過1000億元、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規定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具有較強跨區域服務能力的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另外,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納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理財公司,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哪些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符合上述條件?“主要包括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處于初始階段,覆蓋面大、業務要求高、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參與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業務經營、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社會責任等均有較高要求。

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入圍的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4.18 +0.24%,診股)、農業銀行(2.79 +0.00%,診股)、中國銀行(3.05 +0.33%,診股)、建設銀行(5.36 -0.19%,診股)、交通銀行(4.57 +0.00%,診股)、郵儲銀行(4.18 -1.18%,診股)、中信銀行(4.58 +0.22%,診股)、光大銀行(2.82 +0.00%,診股)、華夏銀行(4.93 -0.40%,診股)、民生銀行(3.41 +0.29%,診股)、招商銀行(31.87 -0.62%,診股)、興業銀行(16.11 -0.68%,診股)、平安銀行(11.46 -1.12%,診股)、廣發銀行、浦發銀行(6.88 -0.43%,診股)、浙商銀行(2.86 -0.69%,診股)、渤海銀行、恒豐銀行、北京銀行(4.15 -0.24%,診股)、上海銀行(5.73 -0.87%,診股)、江蘇銀行(7.02 -0.28%,診股)、寧波銀行(28.81 +0.45%,診股)、南京銀行(9.77 -0.31%,診股)。

另外,理財公司包括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

銀保監會指出,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履行主體責任,盡快完成業務籌備工作,確保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系統對接等滿足個人養老金業務需求。另外,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在正式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后10日內向其直接監管責任單位報告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系統對接、產品管理等情況。此外,商業銀行、理財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選定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城市開展業務,后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步推開。

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上限為12000元 賬戶參照Ⅱ類戶管理

《暫行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資金賬戶,商業銀行只能為同一參加人開立一個資金賬戶。

另外,為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特殊需要,《暫行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為特殊專用賬戶,參照個人人民幣結算賬戶項下Ⅱ類戶管理,并就與Ⅱ類戶區別事項進行了例外規定。達到國家規定的領取條件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

《暫行辦法》指出,商業銀行提供的資金賬戶服務包括,可以為參加人通過其他銀行賬戶、非銀行支付機構、現金等途徑繳費提供劃轉服務(不受Ⅱ類戶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限制),為參加人、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等提供與個人養老金產品交易相關的資金劃轉服務(不受Ⅱ類戶劃轉金額限制)。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指出,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暫行辦法》按照《意見》要求,不允許超額繳費。對于有進一步養老產品投資需求的個人,可通過其他賬戶自行購商業養老金融產品。

參加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哪些個人養老金產品?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參加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等個人養老金產品。其中,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均可納入購買范圍。

“此次《暫行辦法》的正式發布將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推動業務進入發展快車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個人養老金覆蓋面廣泛,可以為銀行帶來長期、穩定、規模大的資金來源,同時,從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規定看,為一些符合規定的養老理財、商業保險、基金等帶來規模龐大的“活水”。

“銀行自開戶起就將全流程地參與進個人養老金業務中,扮演入口角色,未來商業銀行將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的供給、代銷、投資咨詢等多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平安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此前也表示,同時,考慮到養老金在稅收方面享受的優惠,有望對業務規模增長起到助推。另外,業務資格方面,銀保監會實行名單制管理,考慮到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特殊性,預計首批準入銀行以大中型銀行為主,各家銀行對于資金賬戶勢必展開激烈的爭奪。

根據東吳證券(6.85 -0.72%,診股)對個人養老金繳費參與空間的測算,預計當年度新增個人養老金繳費2025年為2767億元,2030年為4970億元;對應至2025年累計個人養老金繳費規模為4883億元,至2030年為22837億元,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但個人養老金的特殊屬性,要求這些理財、保險、基金產品要與個人養老規劃、風險偏好相適配,收益偏穩健,這就要求金融機構要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周茂華補充道。

關鍵詞: 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機構名單 萬億藍海 商業銀行 個人養老金業務

專題首頁|財金網首頁

原創
新聞

精彩
互動

獨家
觀察

京ICP備2021034106號-38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財金網  版權所有  cfenews.com